|
言行相顧 / 作者:孟翱 |
將使言堪復,常聞行欲先。
比珪斯不玷,修己直如弦。
跬步非全進,吹噓稟自然。
當令夫子察,無宿仲由賢。
正遇興邦際,因懷入署年。
坐知清監下,相顧有人焉。
|
|
言行相顧解釋: 《言行相顧》是唐代文學家孟翱創作的一首詩詞。它表達了孟翱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以及對個人行為言語的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言行互相交流,朝聲聚于行為之先。
像玉一樣純潔無瑕,修身的道路直如琴弦。
即使每次只前進一小步,也不故作高姿態自吹自擂。
應當讓夫子去審察,沒有類似仲由那樣的人才。
正在遇到興邦的時刻,因此懷念入仕的歲月。
坐在清廉的監察之下,相互陪伴著有才德的人。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言行的剖析,表達了孟翱對修身齊家治國的理想的追求。他認為,言行應該相輔相成,行為應該先于言語,言行之間要保持一致。他引用了比玉石還要純潔無瑕的比喻來形容自己,意思是要保持心靈的純潔和道德的高尚,修身的過程就像調弦琴一樣直接。他強調了謙虛謹慎的態度,不過度吹噓自己的才能和成就。然后他說應該讓有見識的人去審視,評判自己的言行,不要自以為是。最后,他提到自己正在興邦的時刻,懷念開始從政的歲月,并且愿意坐在清廉的監察之下,與有才德的人共同陪伴。
整首詩意含蓄而深刻,表達了作者對修身齊家治國的理想和對言行的重視。作者以自身為例,告誡人們要堅持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行為,不被名利所腐蝕。通過言行相顧,引導人們擇善而行,為國家的繁榮和社會的和諧做出貢獻。這首詩詞給人以啟示,讓人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道德和社會規范。同時,也是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的一種批評和警示,呼吁人們追求真善美,以言行相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