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秀才入軍 / 作者:李山甫 |
弱柳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難媒。
書生只是平時物,男子爭無亂世才。
鐵馬已隨紅旆去,同人猶著白衣來。
到頭功業須如此,莫為初心首重回。
|
|
送李秀才入軍解釋: 送李秀才入軍
弱柳貞松一地栽,
不因霜霰自難媒。
書生只是平時物,
男子爭無亂世才。
鐵馬已隨紅旆去,
同人猶著白衣來。
到頭功業須如此,
莫為初心首重回。
譯文:
送李秀才入軍
嬌弱的柳樹和堅貞的松樹在一片土地上共同生長,
不因霜雪便難以成就婚姻。
書生只是平時之物,
男子要在亂世中爭取背離平凡之才。
鐵馬已隨著紅旗離去,
而有志之人始終穿著樸素的白衣歸來。
達到最終目標就必須如此,
不要因為初心重回過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李秀才入軍的場景。詩中通過對柳樹和松樹的比喻,表達了男子在亂世中需要具備堅韌不拔的品質,而書生只是平凡之輩。千百年后,也許兒女情長,紅顏薄命,但重要的是為了國家和功業而奮斗。詩中呼吁李秀才不要因為初心而返航,應該堅持自己的目標,完成使命。
整首詩寄托了對于個人和國家的期望。作者通過對于書生和男子的區分,表達了對于男子在亂世中充滿勇氣和信念的期望。鐵馬已隨紅旆去,同人猶著白衣來,表明望子成龍的家長們為國家擔憂,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夠在亂世中有所作為,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整首詩意味深長,直詩中的男子和書生的悲觀態度反應了當時社會動蕩的局勢。同時也揭示了作者對于時代變遷的思考和對于男子責任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想,讓讀者能夠從中領悟到人生的意義和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