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臥疾盧員外召游曲江 / 作者:李山甫 |
眼前何事不傷神,忍向江頭更弄春。
桂樹既能欺賤子,杏花爭肯采閑人。
麻衣未掉渾身雪,皂蓋難遮滿面塵。
珍重列星相借問,嵇康慵病也天真。
|
|
下第臥疾盧員外召游曲江解釋: 《下第臥疾盧員外召游曲江》
眼前何事不傷神,
忍向江頭更弄春。
桂樹既能欺賤子,
杏花爭肯采閑人。
麻衣未掉渾身雪,
皂蓋難遮滿面塵。
珍重列星相借問,
嵇康慵病也天真。
這首詩是唐代李山甫所作,描述了作者下第后因病臥床,被當?shù)毓賳T盧員外請去游曲江的情景。
詩中的作者在病中感嘆眼下的種種事情都讓他傷心不已,意味著他對時事的憂慮和痛心。他提到自己忍耐著不去江邊欣賞春天的景色,顯露出他對生活的失望與憤怒,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無奈。
詩的第三、四句提到了桂樹和杏花。桂樹象征高潔的品質,但卻欺負小人,這可以看作是對社會的不滿和對人情冷暖的感嘆;而杏花則象征著美麗的事物,但卻不愿采摘給閑人,這可以看作是對機會的埋怨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的身體狀況,他衣袖上的雪未融化,面上的塵土難以遮掩,表達了他的貧困和身份的卑微。最后兩句則是希望借助星象卜問,了解自己的前程命運。嵇康是西晉末年的文學家、音樂家,他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給作者以啟示,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追求和對世界的渴望。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和痛苦,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理想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期望。通過對桂樹、杏花和自身境況的描寫,詩中流露出一種對社會階級和身份的不公正的控訴。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未來的追求,給人一種深深的觸動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