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舉別所知 / 作者:李山甫 |
腰劍囊書出戶遲,壯心奇命兩相疑。
麻衣盡舉一雙手,桂樹只生三兩枝。
黃祖不憐鸚鵡客,志公偏賞麒麟兒。
叔牙憂我應(yīng)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
|
赴舉別所知解釋: 《赴舉別所知》是李山甫創(chuàng)作的一首唐代詩詞。詩中描述了詩人行將赴考場參加科舉考試,心懷壯志,卻在外人眼中被懷疑和嘲諷。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無助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腰間掛著劍,背上背著書,我出門總是遲。
我心中的雄心奇特命運,常常讓人心生懷疑。
沒有金絲白袍,只有麻布衣,我舉起雙手向人展示。
我生長的桂樹只有三兩根枝,不像他們的紅榴綠樹那般壯美。
黃祖瞧不起我這個江南鸚鵡客,只對青山縣的麒麟兒贊不絕口。
叔牙擔心我的處境,我回首看那無邊天際,忍不住寄托了思緒。
《赴舉別所知》這首詩詞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作者面對人們的懷疑和嘲諷,同時表現(xiàn)出了他堅定的壯志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的比喻形象生動,通過描述腰間掛劍背上背書的形象,表達了詩人的進取心和努力追求知識的決心。在詩中,黃祖和志公代表了那些對詩人的能力和才華嗤之以鼻的人,而叔牙則代表了那些關(guān)心和擔憂詩人境況的人。整首詩以詩人的心理歷程為線索,抒發(fā)出了他對遠方未知的思念和對未來命運的擔憂,表達了他對自己前途的迷茫和焦慮之情。
這首詩詞通篇寫意深沉,情感真摯,通過對考生壯志和疑慮的刻畫,展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掙扎和矛盾。作者不僅描述了自己的困境,還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人們偏見的不滿。這種自我調(diào)侃的方式將平凡的個體與社會現(xiàn)實相結(jié)合,既表達了個人情感,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整首詩既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又流露出他對京都的思念之情,展現(xiàn)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