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 / 作者:李山甫 |
夢繞清華宴地深,洞宮橫鎖曉沈沈。
鵬飛碧海終難見,鶴入青霄豈易尋。
六尺羈魂迷定止,兩行愁血謝知音。
平生只恥凌風翼,隨得鳴珂上禁林。
|
|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解釋: 謁翰林劉學士不遇
夢繞清華宴地深,
洞宮橫鎖曉沈沈。
鵬飛碧海終難見,
鶴入青霄豈易尋。
六尺羈魂迷定止,
兩行愁血謝知音。
平生只恥凌風翼,
隨得鳴珂上禁林。
譯文:
我夢見了一個環繞在清華宴地上的深處,
洞宮的大門在黎明時分緊鎖著陰沉。
大鵬鳥飛翔在碧海上,卻很難被看見,
白鶴飛入青霄中,豈是容易尋覓的。
我這六尺的身軀想要離開束縛的魂魄卻迷失了,
只有兩行愁苦之血來謝絕知音。
平生我只羨慕那翱翔于天際的風之翼,
希望能隨著鳴珂之聲進入禁林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李山甫非凡的志向和內心的郁悶。李山甫通過夢境中的景象,表達了他對于功名和名利的追求。他夢見自己在清華宴地周圍徘徊,想要進入洞宮,但發現大門緊閉。這個清華宴地象征著官場的機遇和繁華,而洞宮則是象征著內外相通之地,李山甫渴望進入其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然而,他夢中所見的景象僅僅只有夢境中飛翔的大鵬鳥和白鶴,而沒有他所追求的功名和晉升的機會。這里,大鵬鳥和白鶴分別象征著李山甫向往的官場的高位和榮耀。詩中提到的大鵬鳥飛翔在碧海上,暗示著官場的位高權重,而白鶴飛入青霄,則表示得到天命之才。然而,這些追求對于李山甫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他感慨地認識到,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到。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李山甫的內心苦悶和無奈。他說自己的靈魂被束縛在困境中,找不到出路。他的愁苦之情溢于言表,用自己愁苦的血來表達感謝知音之情,實際上是在表示自己在官場中的孤獨和沮喪。
最后兩句表達了李山甫對于凌風翼的向往和羨慕。凌風翼代表著飛翔于天際的自由,是詩人內心向往的東西。他希望自己能夠像鳴珂一樣被呼喚,進入禁林中,實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整體上,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功名和晉升的追求,以及自己在官場困頓時的苦悶和無奈。李山甫將自己的情感轉化為詩意,以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和失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