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寒月寄齊已 / 作者:李山甫 |
松下清風吹我襟,上方鐘磬夜沈沈。
已知廬岳塵埃絕,更憶寒山雪月深。
高謝萬緣消祖意,朗吟千首亦師心。
豈知名出遍諸夏,石上棲禪竹影侵。
|
|
賦得寒月寄齊已解釋: 《賦得寒月寄齊已》
松下清風吹我襟,
上方鐘磬夜沈沈。
已知廬岳塵埃絕,
更憶寒山雪月深。
高謝萬緣消祖意,
朗吟千首亦師心。
豈知名出遍諸夏,
石上棲禪竹影侵。
中文譯文:
松樹下清風吹動我的衣襟,
在頭頂,鐘磬的聲音在悄然中傳來。
已經知道廬山的塵埃已經消散,
但更銘記寒山上的雪和月的深遠。
對于高潔而超脫的目標,萬般無常的緣分已經消散,
高吟萬首詩歌也只是為了尋求禪心。
豈料自己的名聲已經傳遍了全國,
在石頭上的竹影中,禪宗精神仍然執著不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李山甫在寒冷月光下寄托自己的心思和情感。詩人以清風拂動衣襟,鐘磬悠揚的聲音,引發對廬山塵埃和寒山雪月的回憶。詩人通過揭示個人修行中萬緣消散的過程,表達了對高潔和超脫的追求。他的朗吟和創作只是為了追求內心的凈化和禪宗的尋找,而不是為了名利。然而,他卻發現自己的名聲已經傳遍了整個國家。最后,詩人表達了他對禪宗的執著,即使在禪宗的石頭和竹影間,他的心境依然受到影響。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寒冷的月光和寂靜的夜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追求。詩人對于高尚追求和修行的矛盾情感的揭示,表現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和對禪宗的傾慕。同時,詩人也透露了自己對于名利的矛盾態度,展示了對于個人內心和傳統價值觀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展現詩人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具有深厚的禪意和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