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桐樹 / 作者:陳標 |
江上烹魚采野樵,鸞枝摧折半曾燒。
未經良匠材雖散,待得知音尾已焦。
若使琢磨徽白玉,便來風律軫青瑤。
還能萬里傳山水,三峽泉聲豈寂寥。
|
|
焦桐樹解釋: 《焦桐樹》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陳標。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江上烹魚采野樵,
Ontheriver,fisharecookedandfirewoodisgathered.
鸞枝摧折半曾燒。
Thephoenixtreebranchesarebroken,somehavebeenburned.
未經良匠材雖散,
Thoughthegoodcraftsmenhaven'tworkedonthem,thematerialsarescattered.
待得知音尾已焦。
Waitingforthesoundofthezhiyintofadeaway.
若使琢磨徽白玉,
Iftheyarepolishedandcarvedbyskilledcraftsmen,
便來風律軫青瑤。
Theywillproducesoundsasmelodiousastheqingyao(atypeofjade).
還能萬里傳山水,
Theycanstilltransmitthesceneryacrossthousandsofmiles,
三峽泉聲豈寂寥。
ThesoundofspringsintheThreeGorgeswillnotbelonely.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棵焦桐樹。樹下有人在江上烹魚和采集野樵,這表現了生活的平凡和自然的景象。然而,鸞枝已經被折斷,并部分被燒毀,這暗示著一種破損和不完美的狀態。
詩人表示,盡管這些材料還沒有經過熟練的匠人的加工,它們已經散落一地。但是,只要這些材料經過琢磨和打磨,它們就能發出美妙的音響,就像白玉一樣美麗。
最后兩句表達了這些音響的傳播能力。它們可以傳達遠處的山水景色,也可以傳遞三峽的泉水聲音。這些景象和聲音將不再寂寥,而是充滿生機和美好。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焦桐樹的形象,并通過對材料和音響的描述,表達了對藝術和人生的思考。它帶給讀者一種平凡中蘊含美好的感覺,引發對人生意義和創造力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