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人歸山 / 作者:石召 |
相逢唯道在,誰不共知貧。
歸路分殘雨,停舟別故人。
霜明松嶺曉,花暗竹房春。
亦有棲閑意,何年可寄身。
|
|
送人歸山解釋: 送人歸山
相逢唯道在,誰不共知貧。
歸路分殘雨,停舟別故人。
霜明松嶺曉,花暗竹房春。
亦有棲閑意,何年可寄身。
中文譯文:
送人歸山
只有在道義之中相逢,誰不愿與人共同體驗貧窮的艱辛。
回歸的路上雨水潸潸,停船離別親朋好友。
清晨山嶺被霜染白,花朵藏在竹屋中迎接春天的到來。
也有棲身閑居的心愿,但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石召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描繪了送別歸山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對朋友離別的思念之情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
詩的開頭,“相逢唯道在,誰不共知貧。”表達了詩人與朋友相遇的重要性,只有在共同的道義信仰下,才能真正相逢。詩人還表達了人們共同面對貧困和困苦的心聲,讓人們認識到貧困也是一種常態,值得共同面對。
接下來,“歸路分殘雨,停舟別故人。”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回歸的路上下著雨,詩人與故人告別,停下船只。通過描述離別的傷感情景,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的離別和分別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兩句,“霜明松嶺曉,花暗竹房春。亦有棲閑意,何年可寄身。”表達了詩人內心對自由閑逸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詩人希望有一天能夠過上悠閑自在的生活,但他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實現這個愿望。
整首詩以情景交融的方式,通過描繪離別和對自由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思念和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切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情感真摯,給人以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