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汾陰樂章·太和 / 作者:王晙 |
於穆圣皇,六葉重光。
太原刻頌,后土疏場。
寶鼎呈符,歊云孕祥。
禮樂備矣,降福穰穰。
|
|
祭汾陰樂章·太和解釋: 《祭汾陰樂章·太和》是唐代王晙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祭祀儀式的場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是:在莊嚴肅穆的祭祀儀式中,六葉經受著繁重的光芒。太原在刻劃贊美之詞,后土被用來種植莊稼。寶鼎被呈送上供臺,空氣中彌漫著祥和的云霧。儀式準備充分,福運豐沛地降臨。
詩詞的詩意是描述祭祀儀式的隆重莊嚴,展示了人們對神靈的敬仰和祈求。以太和為背景,表達了對社會安定、國家繁榮的向往。
賞析方面,首先從形式上看,詩詞以七言絕句的形式呈現,句句平仄對稱,節奏流暢。其次,詞語運用精確,以凝練的詞句描繪了祭祀儀式的莊嚴場景,具有音樂和禮儀的美感。整首詩詞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莊嚴的儀式感與對美好寄托的向往。
總而言之,《祭汾陰樂章·太和》這首詩詞通過莊嚴肅穆的描繪,以及對儀式的詳細描寫,展現了古代祭祀儀式的隆重與尊崇,同時也流露出對太和時代社會安定繁榮的盼望。詩詞整體結構嚴謹,語言簡練精確,給人以一種莊重肅穆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