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垣先輩歸嵩少舊居 / 作者:劉駕 |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慘戚。
君于此地行,獨似尋春色。
文章滿人口,高第非茍得。
要路在長安,歸山卻為客。
□□□□□,狂歌罷嘆息。
我豈無故山,千里同外國。
|
|
送李垣先輩歸嵩少舊居解釋: 送李垣先輩歸嵩少舊居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慘戚。
君于此地行,獨似尋春色。
文章滿人口,高第非茍得。
要路在長安,歸山卻為客。
□□□□□,狂歌罷嘆息。
我豈無故山,千里同外國。
中文譯文:
送李垣先輩回到嵩少的舊居
在高秋季節的灞浐路上,離別的游子心情多么悲戚。
你行在這里,卻像是尋找春天一般孤單。
你的杰作傳遍了人們的口耳,高中進士并非偶然得來。
你該走的路在長安,但你卻將歸山作為你的客地。
□□□□□,狂歌唱完之后只剩下嘆息。
我豈能沒有故土的山川,千里之外和你同居異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駕寫給李垣的離別詩。詩人用描寫秋天的景色來襯托離別的傷感,表達了他對好友離去的不舍和思念之情。詩中提到李垣在長安有很高的聲望,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獲得了高中進士的榮譽。然而,盡管李垣在外界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將家鄉山川視為真正的歸屬地。整首詩通過對游子離別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故土的珍惜之情。同時,詩人也通過表達自己與作家李垣的情感共鳴,強調了作為一位詩人的他在異地感到的心靈孤獨與迷茫。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而富有表現力,展示了唐代詩人對友情和歸鄉的深沉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