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樂府十首 / 作者:劉駕 |
肯時玉為寶,昆山過不得。
今時玉為塵,昆山入中國。
白玉尚如塵,誰肯愛金銀。
|
|
唐樂府十首解釋: 中文譯文:
珍貴的玉石在往昔是寶物,昆山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超越。如今玉石被當作塵土,昆山卻進入中國。即使是白玉也被看作塵土,誰還愿意去愛金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劉駕創(chuàng)作的樂府詩之一。詩中通過對玉石和昆山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詩首兩句以對比的方式表達了玉石和昆山之間的關系。昆山作為美麗的山川,曾經(jīng)被人們視為無法超越的存在,而玉石也被視為珍貴的寶物。然而,在現(xiàn)實中,玉石被當作塵土,昆山也已不再那么特別。這種對比暗示了物事的變遷和人們的觀感的改變。
隨后,詩人提到了白玉和金銀。白玉也被看作塵土,說明了人們對物質的珍貴品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變化。詩人反問誰還愿意去愛金銀,表達了對于世俗欲望的質疑,以及對于真正珍貴的東西的思考。詩人通過描寫物質的貶值和世俗觀念的變化,反思了人們對于真正寶貴事物的認識。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物質和價值觀的思考和質疑,以及對于真正珍貴事物的向往。這種思考和質疑也是唐代文人士人們常常關注的主題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