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關詞三首 贈張繼愿 / 作者:蘇軾 |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臺南古戰場。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
|
陽關詞三首 贈張繼愿解釋:
《陽關詞三首 贈張繼愿》是蘇軾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詞以贈詞的形式,表達了對張繼愿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對國家沉浸在戰爭中的憂慮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戲馬臺南古戰場。
恨君不取契丹首,
金甲牙旗歸故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受降城下站著一位身披紫色胡須的勇士,他在南方的古戰場上馳騁嬉戲。首句“受降城下紫髯郎”描繪了這位勇士的形象,他站在受降城下,胡須如紫色,彰顯了他的威武和英勇。第二句“戲馬臺南古戰場”則展現了他在南方古老的戰場上表演馬術的場景,形象生動。
然而,詩人在表達對張繼愿的贊賞之余,也流露出對他未能俘獲契丹首領的遺憾和失望之情。第三句“恨君不取契丹首”表達了詩人對張繼愿未能奪取契丹首領的遺憾之情。這里的“君”指的是張繼愿,他是宋朝名將,曾在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然而,他未能成功地俘虜契丹的首領,因此詩人表達了對他的失望和遺憾。
最后一句“金甲牙旗歸故鄉”是詩人對張繼愿的祝福和希望,也是詩人對戰爭的思考和對故鄉的思念。金甲和牙旗象征著戰爭的勇士和軍隊,詩人希望張繼愿能平安歸來,將勝利和榮譽帶回故鄉。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張繼愿的贊賞和遺憾,同時也反映了對戰爭和故鄉的思考和思念之情。通過對戰爭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人以個別人物展示了整個時代的英雄氣概和國家的命運。這首詩詞充滿了對英雄的贊頌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情厚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