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飲次韻畢推官 / 作者:蘇軾 |
簿書叢里過春風,酒圣時時且復中。
紅燭照庭嘶騕褭,黃雞催曉唱玲瓏。
老來漸減金釵興,醉后空驚玉筋工。
(畢善篆。
)月未上時應早散,免教壑谷問吾公。
|
|
夜飲次韻畢推官解釋:
《夜飲次韻畢推官》是蘇軾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夜晚飲酒時的情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簿書叢里過春風,
酒圣時時且復中。
紅燭照庭嘶騕褭,
黃雞催曉唱玲瓏。
老來漸減金釵興,
醉后空驚玉筋工。
(畢善篆。)
月未上時應早散,
免教壑谷問吾公。
詩意:
詩中描述了蘇軾在書房中度過春天的情景,他時常喜歡喝酒,因此被稱為"酒圣"。詩人點燃紅燭,照亮了書房,此時黃雞的鳴叫聲催促天明。隨著年歲的增長,作者的興致漸漸減退,即便在醉酒之后,也難以振奮起來。最后兩句表達了在月亮未升起之前,賓客應該早些散去,以免引起問詢,避免給主人帶來麻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夜晚飲酒的場景,展現(xiàn)了作者的心境和感受。首句"簿書叢里過春風"描繪了蘇軾身處書房,窗外的春風吹過,使得書籍翻動起來。"酒圣時時且復中"一句表明了作者對酒的鐘愛,并以此自嘲。"紅燭照庭嘶騕褭,黃雞催曉唱玲瓏"形象地描繪了夜晚的景象,紅燭照亮了書房,而黃雞的鳴叫聲則預示著天亮的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老來漸減金釵興,醉后空驚玉筋工"表達了作者年歲增長后心境的變化。金釵興指的是年輕時的豪情壯志,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這種激情漸漸減退。醉后驚醒時,感到自己的才思不再如從前那樣靈光。
最后兩句"月未上時應早散,免教壑谷問吾公"是蘇軾對客人的提醒,表示在月亮升起之前,賓客應該早些離去,以免引起他人的猜疑和問詢,避免給自己帶來麻煩。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飲酒的情景,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酒的喜愛和年歲增長后心境的變化,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