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 / 作者:蘇軾 |
吳興連月雨,釜甑生魚蛙。
往問卞山龍,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絕,俯視驚谽谺。
神井涌云蓋,陰崖垂蘚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處,隱隱如繅車。
我來叩石戶,飛鼠翻白鴉。
寄語洞中龍,睡味豈不嘉。
雨師少弭節,雷師亦停撾。
積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農夫免菜色,龍亦飽豚豭。
看君擁黃紬,高臥放晚衙。
|
|
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解釋:
《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晴》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譯文、詩意和賞析:
吳興連月雨,釜甑生魚蛙。
往問卞山龍,曷不安厥家。
梯空上巉絕,俯視驚谽谺。
神井涌云蓋,陰崖垂蘚花。
交流百道泉,赴谷走群蛇。
不知落何處,隱隱如繅車。
我來叩石戶,飛鼠翻白鴉。
寄語洞中龍,睡味豈不嘉。
雨師少弭節,雷師亦停撾。
積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
農夫免菜色,龍亦飽豚豭。
看君擁黃紬,高臥放晚衙。
譯文:
吳興地區連續幾個月下雨,水田里的鍋灶中生出了魚和蛙。
我前往問卞山的龍,為何不在自己的家中安居。
攀登懸崖絕壁,俯瞰著令人驚嘆的景象。
神奇的井涌出云霧,陰暗的崖壁上垂掛著苔蘚花。
泉水交匯成百道,向山谷奔流,跑過成群的蛇。
不知道它們流向何處,隱約間像是一輛車的軋動聲。
我來敲打石門,飛鼠翻動,白鴉飛舞。
寄語洞中的龍,它的休息應該是愉快的。
雨神漸漸停止降雨,雷神也停止轟鳴。
積水退回河谷,稻苗從泥沙中冒出。
農夫們得以免于絕收,龍也享受到豐盛的食物。
看著你披著黃色的綢緞,高臥在晚間的衙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探訪卞山龍洞的情景,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觀和神話傳說的元素。蘇軾描繪了吳興地區長時間的連續降雨,水田中的鍋灶中竟然生出了魚和蛙,展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和生機。他前往卞山,對龍洞中的龍表示祈禱,詢問為何不在自己的家中安居。在攀登懸崖絕壁時,他震驚于壯麗的景色,井中涌出神奇的云霧,崖壁上垂掛著苔蘚花。泉水交匯成百道,流向山谷,形成了奇特的景象。蘇軾對這些景觀感到好奇,不知道泉水的去向,只能隱約聽到它們仿佛是車輪滾動的聲音。他敲打石門,驚動了洞中的動物,飛鼠翻動,白鴉飛舞。最后,他寄語洞中的龍,希望它能盡興地休息。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神秘的龍洞,表達了蘇軾對自然奇觀的贊嘆和對神秘力量的探索。
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卓越的描寫能力和想象力。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自然景觀,將其與神話傳說相結合,使詩詞充滿了神奇和浪漫色彩。同時,詩中也蘊含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對神秘力量的好奇和敬畏。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神話元素為主題,通過描繪景色和運用意象,展現了蘇軾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神秘力量的追求。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蘇軾對自然美的贊嘆,以及對神秘力量的向往和探索。這首詩詞具有濃郁的詩意,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