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潛師 / 作者:蘇軾 |
化工未議蘇群槁,先向寒梅一傾倒。
江南無雪春瘴生,為散冰花除熱惱。
風清月落無人見,洗妝自趁霜鐘早。
惟有飛來雙白鷺,玉羽瓊林斗清好,吳山道人心似水,眼凈塵空無可掃。
故將妙語寄多情,橫機欲試東坡老。
東坡習氣除未盡,時復長篇書小草。
且撼長條餐落英,忍饑未擬窮呼昊。
|
|
再和潛師解釋:
《再和潛師》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化工未議蘇群槁,
先向寒梅一傾倒。
江南無雪春瘴生,
為散冰花除熱惱。
風清月落無人見,
洗妝自趁霜鐘早。
惟有飛來雙白鷺,
玉羽瓊林斗清好。
吳山道人心似水,
眼凈塵空無可掃。
故將妙語寄多情,
橫機欲試東坡老。
東坡習氣除未盡,
時復長篇書小草。
且撼長條餐落英,
忍饑未擬窮呼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潛師的思念之情。詩人在化工尚未結束的時候,先傾訴自己的心聲給寒梅。描繪了江南無雪的春天中瘴氣彌漫,蘇軾為了驅散心中的熱惱,不禁想起了冰花,希望能夠用冰花來解脫內心的煩躁。然而,風清月落之時,卻無人能夠見證他的情感。于是,他在早霜初露之際,自己洗去了妝容,只有飛來的雙白鷺清晰可見,它們的玉羽在瓊林中閃爍,形成一幅美好的景象。蘇軾將自己比作吳山道人,他的心境如同水一般澄凈,眼睛能夠洞察塵埃中的虛空,沒有可掃除的煩惱。因此,他將自己的多情之意寄托在這些妙語之中,希望能夠試探一下東坡老先生的反應。東坡老先生的習氣雖然還沒有完全消除,但他時常會寫一些長篇文章和小草書,顯示出他對文學的熱愛和才華。蘇軾表示愿意撼動長條來吃掉落英,表明他寧可忍受饑餓,也不愿意放棄追求。他的心境還未到達絕望的地步,他仍然懷抱著希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軾對潛師的思念為主線,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將寒梅、冰花、風清月落、霜鐘、白鷺等與詩人的情感相結合,創造出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感染力的畫面。詩人以吳山道人和東坡老先生作為自己的化身,通過對比展示了自己內心與外界的差異,以及對東坡老先生的敬仰和期望。整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希望的堅守,展示了他的豪情和才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