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真亭 / 作者:蘇軾 |
舊笑桓司馬,今師鄭大夫。
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祭禮傳家法,阡名載版圖。
會看千字誄,木杪見龜趺。
|
|
歸真亭解釋:
《歸真亭》是蘇軾在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
舊笑桓司馬,今師鄭大夫。
我曾嘲笑桓司馬,如今卻受到鄭大夫的教誨。
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我不知道歲月如何流逝,只覺得自己的心境已經(jīng)老去。
祭禮傳家法,阡名載版圖。
祭祀的儀式傳承著家族的傳統(tǒng),家族的名聲在世間廣泛傳揚。
會看千字誄,木杪見龜趺。
我曾經(jīng)參觀過一篇長達千字的悼詞,站在樹木的盡頭看見了烏龜舞蹈。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自己年華逝去、心境老化的感嘆,同時也反思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zhuǎn)。詩中提到了桓司馬和鄭大夫,暗示了蘇軾在不同階段受到的教導和影響。祭禮的傳承和家族的聲名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傳統(tǒng)和家族價值的重視。最后兩句描述了蘇軾曾經(jīng)閱讀過一篇長篇悼詞,以及在樹木盡頭看到了烏龜舞蹈的景象,這些描寫給人一種超越時間和現(xiàn)實的感覺,也映襯出了蘇軾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zhuǎn)和生命意義的思考,具有深遠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