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翦彩 / 作者:李遠 |
翦彩贈相親,銀釵綴鳳真。
雙雙銜綬鳥,兩兩度橋人。
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
愿君千萬歲,無歲不逢春。
|
|
翦彩解釋: 《翦彩》是唐代詩人李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翦下五彩之絹,送給親愛的人,
銀釵綴上鳳凰圖案,美麗真實。
雙雙鳥兒叼著絲綬,成雙成對地跨過橋梁,
葉子隨著金刀飄出,花兒隨著玉指新生。
愿你永遠年輕,不論歲月如何變遷,都能享受春天的美好。
詩意:
這首詩以絢麗多彩的形象描繪了詩人翦下五彩絹帛并贈送給相親的人,象征著詩人對愛情的熱情和贊美。銀釵上綴著鳳凰圖案,寓意美麗和真實。詩中描述了雙雙鳥兒叼著絲綬,兩兩成對地跨過橋梁,象征著相親之間的情感紐帶和相伴的幸福。葉子隨著金刀飄出,花兒隨著玉指新生,表達了美好的祝愿,希望相親的人永遠年輕,無論經歷怎樣的歲月變遷,都能擁有春天般的美好。
賞析:
《翦彩》通過絢麗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中使用了豐富的色彩和動感的描寫,給人一種明快、歡樂的感覺。絹帛的五彩、銀釵上的鳳凰圖案,以及鳥兒、橋梁、金刀和玉指等形象的運用,使整首詩充滿了生機和美感。詩人通過這些形象,傳達了自己對愛情的熱情追求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的祝愿表達了對相親者的良好祝愿,希望他們能夠長壽并始終擁有春天般的美好,展現了詩人對幸福和美滿生活的向往和祝福之情。整首詩詞以其豐富的意象、優美的語言和積極向上的情感,展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愛情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