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徐積 / 作者:蘇軾 |
殺雞未肯邀季路,裹飯先須問子來。
但見中年隱槐市,豈知平日賦蘭臺。
海山入夢方東去,風雨留人得暫陪。
若說峨眉眼前是,故鄉何處不堪回。
|
|
次韻徐積解釋:
《次韻徐積》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殺雞未肯邀季路,
裹飯先須問子來。
但見中年隱槐市,
豈知平日賦蘭臺。
海山入夢方東去,
風雨留人得暫陪。
若說峨眉眼前是,
故鄉何處不堪回。
中文譯文:
還未殺雞就不敢邀請季路,
包裹著飯菜之前必須先問子來。
只看到在中年時隱居的槐市,
怎能知道平日里賦寫蘭臺的事情。
海山進入夢境已向東方離去,
風雨留下我暫時相伴。
如果說眼前的景色像峨眉山,
那么我的故鄉何處不值得回去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內心的迷茫和思鄉之情。第一句"殺雞未肯邀季路"意味著他還沒有達到邀請高人的水平,需要更多的努力。"裹飯先須問子來"表明他在拜訪朋友之前要先確定對方是否愿意接受他的邀請。
接下來的兩句"但見中年隱槐市,豈知平日賦蘭臺"表達了蘇軾在中年時隱居的槐市,他的才華和作品并不為人所知。他感嘆自己的才華被埋沒,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可。
詩的下半部分,"海山入夢方東去,風雨留人得暫陪",表達了蘇軾的離愁和對家鄉的思念。他將海山夢境中的景色與東方的離別聯系起來,同時也感嘆風雨的留戀,暫時與他為伴。
最后兩句"若說峨眉眼前是,故鄉何處不堪回",表達了蘇軾對眼前景色的懷疑和對故鄉的眷戀。他認為眼前的景色像峨眉山,但無論在哪里,他的故鄉都是他最不舍得回去的地方。
整首詩流露出蘇軾在中年時期的迷茫和彷徨,同時也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之情。通過描寫自己的心境和思考,蘇軾展現了他獨特的感悟和詩人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