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話叢臺 / 作者:李遠 |
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
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
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
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
|
|
聽話叢臺解釋: 李遠的《聽話叢臺》描述了一位來自趙地的客人,他自稱曾經去過古代的叢臺。詩中描繪了云霧遮住了襄國的天邊,樹木籠罩了漳河的土地。琴弦和管子變成了山鳥的鳴叫聲,美麗的綺羅絲則化作了野花的綻放。詩中還提到了金輿玉輦無法留下行跡,只有風雨依然知曉長綠苔的存在。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聽聞他人新從趙地歸,
言及曾游古叢臺之境。
云霧籠罩襄國天邊,
樹木環繞漳河之地。
琴弦和管子變作山鳥鳴叫,
美麗的絲綢則化為野花盛放。
金色的馬車和玉輦,
無法留下行跡的痕跡;
唯有風雨知曉,
長綠苔的存在。
這首詩寄托了作者對古代的向往和想象。叢臺在古代有著重要的地位,象征著帝王的尊嚴和權力。通過古代叢臺的想象,詩人試圖表達對輝煌過去的回憶和對現實的不滿。尤其是在最后兩句中,作者提到金輿玉輦無法留下行跡,只有風雨知曉長綠苔,暗示了現實中權勢的消逝和無常。整首詩通過對古代景象的描繪,傳達出對美好過去的思念和對現實的無奈。
這首詩語言簡潔而富有意境,運用了比喻手法,在描寫景物的同時寓意深遠。通過錯綜復雜的意象構建,表達了作者內心對古代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不同看法。整首詩意境清新,意味深長,給人一種既美麗又沉思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