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友人 / 作者:李遠 |
鳳城煙靄思偏多,曾向劉郎住處過。
銀燭焰前貪勸酒,玉簫聲里已聞歌。
佳人惜別看嘶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改,出墻桐樹綠婆娑。
|
|
贈友人解釋: 《贈友人》是唐代詩人李遠創作的一首詩,通過描寫離別與重逢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的感慨。
鳳城煙靄思偏多,
曾向劉郎住處過。
銀燭焰前貪勸酒,
玉簫聲里已聞歌。
佳人惜別看嘶馬,
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改,
出墻桐樹綠婆娑。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鳳城的煙霧使我的思緒更多,
曾經來到過劉郎的住處。
在銀燭的燈光前,我貪婪地勸酒,
而在玉簫的聲音中,我已經聽到歌聲。
美麗的女子憂慮地看著嘶嘯的馬匹,
而公子則向著名的戲子表達情意。
今天重回這里,門巷已改變,
墻外的桐樹在風中婆娑搖曳。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在離別后重返友人所在的地方,發現一切已有所改變。鳳城的煙霧讓詩人心中思緒紛亂,回憶起曾經和友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在友人的住處,詩人曾以銀燭之光勸友人飲酒,也聽到了友人所吹奏的玉簫聲和歌聲。詩中還描寫了一位美麗的女子憂慮地看著嘶嘯的馬匹,以及公子向著名的戲子表達情感的場景。最后,詩人再次來到友人所居之地,發現門巷已有所改變,墻外的桐樹依舊婆娑搖曳,映襯出友人離別后的變化和時光的流轉。
整首詩以離別和重逢為主題,展現了友情的珍貴與思念的深沉。通過寫景和描寫人物的方式,詩人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感嘆了時光的流轉和改變。詩意深長,意境優美,給人以深刻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