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弘文杜校書 / 作者:李遠 |
高倚霞梯萬丈馀,共看移步入宸居。
曉隨鹓鷺排金鎖,靜對鉛黃校玉書。
漠漠禁煙籠遠樹,泠泠宮漏響前除。
還聞漢帝親詞賦,好為從容奏子虛。
|
|
贈弘文杜校書解釋: 《贈弘文杜校書》是唐代李遠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詩人高倚在珠宮的霞梯上,與弘文館校書杜君一同觀看宮中的景色。清晨,詩人和杜君一同觀看鷺鳥排列的美景,晚上則靜靜地對視著玉書。朝陽籠罩著遠處的樹林,宮漏聲伴隨著時光的流逝。詩人甚至聽到漢帝親自賦詞的聲音,杜君則隨意地演奏著子虛曲。
詩中獨特的意象與對景色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唐代文人的聰明才智和對美的敏銳感受。詩詞充滿了宮廷文化的氣息,尤其是對宮廷景色的描述以及漢帝的文學才華的贊美。
詩詞翻譯如下:
高倚霞梯萬丈馀,
共看移步入宸居。
曉隨鹓鷺排金鎖,
靜對鉛黃校玉書。
漠漠禁煙籠遠樹,
泠泠宮漏響前除。
還聞漢帝親詞賦,
好為從容奏子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高倚在珠宮的霞梯上觀賞宮中景色為起點,展示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文人雅士的文學素養。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漢帝親自創作詩歌的贊美,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文學藝術的贊賞。
詩詞中濃郁的宮廷氣息以及詩人對景色的細膩描繪,使讀者仿佛能夠親臨宮廷,感受到其中的神秘和壯麗。詩人通過描繪清晨的景色,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優美的世界,讓讀者感受到宮廷生活的華麗和雅致。而夜晚的鉛黃和宮漏聲,更加凸顯了詩人對宮廷時光流逝的感悟,給人一種深沉和回味無窮的情感。
詩人的贊美和致敬,使這首詩增添了一種莊重和尊崇的情感。通過贊美漢帝的文學才華,詩人想要表達對文化傳統的尊重和對真正才智的崇敬,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唐代文人的文化自信和對文學藝術的追求。整首詩以細膩的描繪和贊美的詞句,展示了當時唐代文人的高雅品味和文學造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