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明上人逝寄友人 / 作者:李遠 |
蕭寺曾過最上方,碧桐濃葉覆西廊。
游人縹緲紅衣亂,座客從容白日長。
別后旋成莊叟夢,書來忽報惠休亡。
他時若更相隨去,只是含酸對影堂。
|
|
聞明上人逝寄友人解釋: 《聞明上人逝寄友人》
蕭寺曾過最上方,
碧桐濃葉覆西廊。
游人縹緲紅衣亂,
座客從容白日長。
別后旋成莊叟夢,
書來忽報惠休亡。
他時若更相隨去,
只是含酸對影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遠創作的作品,它表達了詩人對明上人逝世的悼念之情。下面是對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經游過蕭寺最上方,
碧桐濃葉覆蓋西廊。
游人縹緲紅衣亂,
座客從容白日長。
別后竟成了莊叟的夢,
書信突然報來惠休已逝。
如果將來還能相隨而去,
只是含著酸意對著影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于明上人逝世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詩人曾經游歷過蕭寺最上方,那里有茂密的碧桐樹,樹葉覆蓋著西廊,景色幽美。游人們穿著紅衣,若隱若現,顯得紛亂不已,而座客們卻從容自在,白天也變得漫長。然而,當詩人離別之后,他的心中卻出現了一個莊叟(指詩人自己)的夢境,讓他感到凄涼和孤寂。突然間,一封書信傳來,告知惠休已經去世。如果將來還能有機會相聚,那只是在寂寞中對著墻影發出含有酸意的嘆息。
賞析:
這首詩以蕭寺和碧桐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游人和座客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暗示自己成為莊叟的夢境,表達了對逝去的明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悲痛。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但其中又充滿了凄涼和苦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和離愁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