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馬嵬山(一作李益詩) / 作者:李遠 |
金甲云旗盡日回,倉皇羅袖滿塵埃。
濃香猶自飄鑾輅,恨魄無因離馬嵬。
南內(nèi)宮人悲帳殿,東溟方士問蓬萊。
唯馀坡上彎環(huán)月,時送殘蛾入帝臺。
|
|
過馬嵬山(一作李益詩)解釋: 《過馬嵬山(一作李益詩)》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李遠。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甲云旗盡日回,
倉皇羅袖滿塵埃。
濃香猶自飄鑾輅,
恨魄無因離馬嵬。
南內(nèi)宮人悲帳殿,
東溟方士問蓬萊。
唯馀坡上彎環(huán)月,
時送殘蛾入帝臺。
【中文譯文】
金甲云旗整日回旋,
匆忙中羅袖滿是塵埃。
濃郁的香氣仍然飄蕩在皇帝的馬車上,
對于魂魄的痛苦,沒有什么能使其離開馬嵬山。
南內(nèi)的宮女們在帳殿中悲傷,
東海的方士詢問蓬萊仙境。
只有山坡上彎曲的月亮仍然留在,
時而送走殘留的蛾子進入皇帝的殿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皇帝李隆基(唐玄宗)在長安城外馬嵬驛的離別場景。詩中的馬嵬山是唐玄宗被安祿山之亂迫使遷徙的地方,也是他與楊貴妃離別的地方。整首詩以描寫唐玄宗的離別之情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李隆基的同情和對唐玄宗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金甲云旗盡日回”,描述了皇帝的金甲云旗在長時間的回旋中不斷消失與出現(xiàn),象征著皇帝的離去與歸來。第二句“倉皇羅袖滿塵?!?,通過描寫李隆基匆忙離去時衣袖上沾滿塵埃,表達了他的倉皇之態(tài)。
接下來的兩句“濃香猶自飄鑾輅,恨魄無因離馬嵬”,通過描述皇帝的香車仍然彌漫著濃郁的香氣,表達了詩人對李隆基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和無法離開馬嵬山的無奈之情。
第五句“南內(nèi)宮人悲帳殿”,描繪了宮女們在內(nèi)宮中悲傷的情景,他們對皇帝的離去感到悲痛。
第六句“東溟方士問蓬萊”,描繪了東海方士向皇帝詢問蓬萊仙境的情景,表達了人們對仙境的向往和對皇帝的祈愿。
最后兩句“唯馀坡上彎環(huán)月,時送殘蛾入帝臺”,以月亮為象征,表達了對唐玄宗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李隆基后宮的隱晦暗示。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唐玄宗及其離別的復雜情感,同時也折射出唐玄宗的盛世之景和衰落之感。通過對離別場景的描繪,詩人喚起了讀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人事更迭的感慨。這首詩以其情感的深厚和意境的獨特,展現(xiàn)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對時代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