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 作者:崔日用 |
紫宸歡每洽,紺殿法初隆。
菊泛延齡酒,蘭吹解慍風。
咸英調正樂,香梵遍秋空。
臨幸浮天瑞,重陽日再中。
|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儀式莊嚴,宮殿華麗。九天上傳來歡聲,紫禁城中歡宴盛事。殿宇上色彩鮮艷,法華寺高墻初次凸顯崇高。
養神之地,賞心之所。菊花盛開,綿延不絕如龍。龍酒的香氣撲鼻,菊花濃烈的香味融入其中。令人愉悅的秋風輕拂,解除煩惱的憂愁。
樂聲響徹宮廷,融洽和諧。音樂調和心情,使皇帝情緒愉悅。香煙彌漫在秋天的空中,擴散到每個角落,充盈著整個宮殿。
皇帝踏上寶座,身披天瑞之袍。九月九日,也是重陽節。皇帝再次臨幸慈恩寺,賞花品茗,感受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詩意:這首詩寫皇帝在重陽節登上慈恩寺浮圖時的場景。皇帝賞心悅目的歡慶盛事,各種華麗的布置和音樂,使皇帝充滿了愉悅和歡心。詩中表現了皇帝的喜慶心情,也表達了對音樂、花卉和秋天的贊美。
賞析:該詩以繁復的景物描寫和華麗的辭藻展示了皇帝在慈恩寺浮圖上的盛大場景。通過描述皇帝的歡愉心情、喜慶氣氛以及音樂和花卉的美好,展現了皇帝在重陽節上的高興和對美的追求。整首詩充滿了歡樂、莊重和壯麗的氣氛,展示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皇帝的威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