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 / 作者:于鄴 |
雀兒未逐飏風高,下視鷹鹯意氣豪。
自謂能生千里足,黃昏依舊委蓬蒿。
|
|
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解釋: 《下第不勝其忿題路左佛廟》這首詩是唐代詩人于鄴的作品。詩中描繪的是作者下第之后的心情憤怒和失落。
詩詞的中文譯文大致如下:
雀兒未逐飏風高,
小鳥尚未飛翔至高空,
下視鷹鹯意氣豪。
俯視著盤旋翱翔的鷹鹯,心中感到壯志豪情。
自謂能生千里足,
自夸自己能夠擁有行走千里的益智之足,
黃昏依舊委蓬蒿。
然而日暮時分,他仍然流落在茅草屋之間。
詩意:
詩人于鄴下第之后,看到周圍平凡的事物都變得愈發威嚴和令人羨慕,心頭充滿了怨憤和失落之情。雀兒的未飛翔和鷹鹯意氣豪邁的飛行形成鮮明對照,體現了詩人的自嘆不如和無奈之情。后一聯,則說明了詩人的自愧,他曾自吹能擁有千里足,但實際上卻陷入了黃昏委蓬蒿的境地,與自己最初的豪言壯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失意之后的憤怒與不甘。通過描述小鳥和鷹鹯的對比,體現了詩人對自己能力的質疑和對時機的失望,表達了作者辛辣的自嘲和自知之明。整篇詩字字凝重,情感真摯,讀來讓人深感唐代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對命運的無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