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人亭松 / 作者:于鄴 |
俯仰不能去,如逢舊友同。
曾因春雪散,見在華山中。
何處有明月,訪君聽遠風。
相將歸未得,各占石巖東。
|
|
友人亭松解釋: 《友人亭松》是唐代詩人于鄴創作的一首詩詞。它通過描寫友人和自己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希望再次相聚的愿望。
詩中的友情被表現為一種強烈的情感,作者形容自己無法避免地想念友人,就像是重逢舊友一樣親切。詩人曾因為春雪散落而與友人分別,如今在華山中再次相見。華山山巔有明亮的月亮,詩人希望能夠尋找到友人,一起聆聽遠風的聲音。
然而,友人的行蹤還未找到,各自占據東方的石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早日歸來的期盼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潤澤,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希望再度重逢的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俯仰不能去,如逢舊友同。
無論俯身或仰望,都無法抵擋對友情的思念,
感覺就像是重逢了多年的老友一般親切。
曾因春雪散,見在華山中。
曾經因為春雪的飄散而分別,
現在又在華山山中相見。
何處有明月,訪君聽遠風。
不知在哪里有明亮的月亮,
想去找你,一起聆聽遠處的風聲。
相將歸未得,各占石巖東。
希望能夠再次相聚,但是還未實現,
現在各自占據東方的石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