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螢 / 作者:周繇 |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
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
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
|
詠螢解釋: 詠螢
熠熠與娟娟,
池塘竹樹邊。
亂飛同曳火,
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
輕風吹欲燃。
舊曾書案上,
頻把作囊懸。
中文譯文:
明亮而優美,
在池塘竹樹旁。
閃爍的火苗,亂飛不定,
聚集起來卻沒有煙。
細雨灑落卻無法熄滅,
輕風吹拂欲使其燃燒。
曾經在舊時的書案上,
經常將其放入作囊懸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周繇寫的一首《詠螢》,以形容螢火蟲的美麗和獨特之處,寓意著一種渺小而又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和力量。
詩中作者通過描述螢火蟲的特點和生活環境,展現了它們明亮而又婉約的特點。它們熠熠發光,在池塘邊的竹樹間游動。它們的飛舞看起來像是火焰在閃爍,聚集在一起又沒有煙霧彌漫。這種微小而明亮的存在,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人還表達了他對螢火蟲堅韌不拔的生命力的贊美。細雨灑落在它們身上無法使其熄滅,輕風吹拂只會更加燃燒。螢火蟲的存在雖然微小,卻能夠在世界上留下獨特的痕跡。
最后,詩人提到曾經將螢火蟲放入作囊懸掛,這可能是為了觀察和欣賞它們的美麗。這一細節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熱愛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螢火蟲的美麗和神奇,表達了對堅韌生命力的贊美,并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