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御制登鴛鴦樓即目應制 / 作者:孫逖 |
玉輦下離宮,瓊樓上半空。
方巡五年狩,更辟四門聰。
井邑觀秦野,山河念禹功。
停鑾留睿作,軒檻起南風。
|
|
奉和御制登鴛鴦樓即目應制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玉輦從離宮下來,
瓊樓懸浮半空中。
正巡五年的狩獵,
又開辟四道門路。
觀看井邑與秦野,
思及山河和禹功。
停下御駕留睿智治,
軒檻上升起南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孫逖應御制而作的,描述了唐朝皇帝乘坐玉輦從離宮出發,登上鴛鴦樓。詩人以生動的詞語勾勒出皇帝巡狩的場景,表達了皇帝治理天下、恢弘功業的豪情。
第一句寫玉輦從離宮下來,形象地描繪了皇帝華麗的轎車。而瓊樓懸浮半空,則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似乎皇帝的歸來有一種超凡脫俗之意。
接下來,詩人提到皇帝進行了五年的巡狩,意味著皇帝深入各地考察治理事務。開辟四道門路,表明皇帝將開展更多的行動,展示帝王的聰明才智。
第三、四句提到觀看井邑與秦野,以及思及山河和禹功。井邑是指田地,秦野則指的是西南的荒野。皇帝巡狩期間的考察和思考,體現了對國家疆土以及前代君王的治理方式的重視。同時,也展示了皇帝治理天下的堅定決心。
最后兩句寫皇帝停下御駕留下來,在鴛鴦樓上欣賞南風的吹拂。停鑾留睿指的是皇帝停駐下來思考朝政,留下智慧的治理方略。軒檻起南風則表現出皇帝的君臨天下以及為國家帶來春風般的治理。
總之,此詩以生動的描繪展示了唐代皇帝治理天下、恢弘功業的意氣風發,展現了皇權的威嚴和治理的智慧,同時也暗含了對國家繁榮和國力強盛的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