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洲苑(吳黃武中,此地校獵) / 作者:孫逖 |
吳王初鼎峙,羽獵騁雄才。
輦道閶門出,軍容茂苑來。
山從列嶂轉,江自繞林回。
劍騎緣汀入,旌門隔嶼開。
合離紛若電,馳逐溢成雷。
勝地虞人守,歸舟漢女陪。
可憐夷漫處,猶在洞庭隈。
山靜吟猿父,城空應雉媒。
戎行委喬木,馬跡盡黃埃。
攬涕問遺老,繁華安在哉。
|
|
長洲苑(吳黃武中,此地校獵)解釋: 長洲苑(吳黃武中,此地校獵)
孫逖
吳王初鼎峙,羽獵騁雄才。
輦道閶門出,軍容茂苑來。
山從列嶂轉,江自繞林回。
劍騎緣汀入,旌門隔嶼開。
合離紛若電,馳逐溢成雷。
勝地虞人守,歸舟漢女陪。
可憐夷漫處,猶在洞庭隈。
山靜吟猿父,城空應雉媒。
戎行委喬木,馬跡盡黃埃。
攬涕問遺老,繁華安在哉。
中文譯文:
吳王初繼位,展現出驍勇才能的羽獵。
輦道從閶門出,壯麗的軍容顯現在茂盛的苑囿中。
山巒從列嶂轉折,江水從林木回繞。
劍騎沿著汀道馳入,旌門隔開了湖中的嶼島。
聯軍合圍,離散如電,馳逐的壯麗場面如雷霆般咆哮。
勝地有虞人守衛,貴妃舟上的漢族女子陪伴。
可憐的百姓依然居住在洞庭湖畔的荒原之中。
山靜寂,只有吟唱的猿父,城池空曠只有雉鳥的聲音。
戎行撤退,樹木凋零,馬匹留下的痕跡盡是黃色的塵土。
擦去眼淚,詢問遺老,曾經繁華的景象又在何方?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唐代吳王在長洲苑進行狩獵的壯麗場面。吳王統治初期,他展現了優秀的獵騎才能,率領著軍隊在茂盛的苑囿中出行。山巒和江水圍繞著這片美景,劍騎從水邊馳入,旌門把湖中的嶼島隔開。軍隊的馳逐聲如電一般離散,壯麗的場面如雷霆咆哮。勝地有虞人守衛,吳王的貴妃舟上有漢族的女子陪伴。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了一些傷感情緒,描述了洞庭湖畔百姓生活在荒原中的可憐景象,山靜寂,只有猿父的吟唱,城池空曠只有雉鳥的聲音。戰爭使得樹木凋零,馬匹留下的痕跡盡是黃土。最后,詩人攬起淚水詢問遺老,繁華的景象又在何方?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而豪放的描寫手法,展示了長洲苑狩獵的盛況。詩人用詞生動,描繪出吳王羽獵的英姿和熱鬧的軍容茂盛,以及壯麗的自然景色。然而,在描述繁華時,詩人也摻雜了一些傷感情緒,通過對夷漫生活、荒廢的城池和戰爭殘酷后果的描繪,提醒人們繁華背后的脆弱和破碎。最后幾句,詩人抒發了對往日輝煌的思念和質問,使整首詩呈現出一種憂郁和沉思的氛圍。整首詩以兒女情長的筆調,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致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狩獵樂園的盛世和夕陽下的遼闊,以及對逝去時光的思考和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