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金(晚眺) / 作者:王質 |
陰陰濕霧霜無汁。
江氣逼、樹聲滴。
荒林只見夕陽入。
誰喚晚煙集。
漁翁猶把釣竿執。
蓑共笠、時時葺。
風剛浪猛早收拾。
天外暮云黑。
|
|
滴滴金(晚眺)解釋: 《滴滴金(晚眺)》是一首宋代王質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滴滴金(晚眺)
陰陰濕霧霜無汁,
江氣逼,樹聲滴。
荒林只見夕陽入,
誰喚晚煙集。
漁翁猶把釣竿執,
蓑共笠,時時葺。
風剛浪猛早收拾,
天外暮云黑。
譯文:
滴滴金(晚眺)
陰沉的濕霧凝結成霜,不再滴下水滴。
江水的氣息逼近,樹葉的聲音滴答作響。
荒涼的林木只能看到夕陽的入侵,
誰在呼喚晚煙的聚集。
漁翁仍然握著釣竿,
穿著蓑衣,戴著斗笠,不斷修補。
狂風剛猛,波浪洶涌,須早早整理收拾,
天空之外的晚云漸漸變黑。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夕陽下的景色和氛圍,展示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類的堅韌。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濕霧凝結成霜的寒冷和江水的氣息逼近的壓迫感。樹葉滴答的聲音和夕陽的入侵襯托出荒涼的林木,形成了一種蕭瑟的氛圍。
詩中出現的漁翁是一個象征,他堅持著把釣竿握在手中,穿著蓑衣、戴著斗笠,不斷修補。這表現了人類與大自然的對抗和適應能力。無論風浪多么洶涌,他都不畏懼,而是早早地整理收拾,準備迎接即將來臨的黑暗。
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通過荒涼的林木、夕陽的入侵、漁翁的堅韌等形象,表達了對于人生中困境和黑暗的應對態度。這首詩抒發了對人類生命力和對未知挑戰的積極態度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對于自然景觀的獨特感受和對人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