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王質 |
草蔓已多露,松竹總含風。
群山左顧右盼,如虎更如龍。
時見漁燈三兩,知在誰家浦溆,星斗爛垂空。
萬有付一掃,人世等天宮。
秋蕭瑟,林脫葉,水歸洪。
江湖飄泊鴻雁,洲渚肯相容。
要使群生安堵,不聽三更吠犬,此則是奇功。
一任畫麟閣,吾自老墻東。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一首宋代王質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草蔓已多露,松竹總含風。
群山左顧右盼,如虎更如龍。
時見漁燈三兩,知在誰家浦溆,星斗爛垂空。
萬有付一掃,人世等天宮。
秋蕭瑟,林脫葉,水歸洪。
江湖飄泊鴻雁,洲渚肯相容。
要使群生安堵,不聽三更吠犬,此則是奇功。
一任畫麟閣,吾自老墻東。
譯文:
草叢上的露水已經很多,松竹也都吹拂著微風。
群山左右環顧,像虎又像龍。
不時可以看到幾盞漁燈,知道它們在哪個家的浦溆,星斗灑落在空中。
萬物都交付于一掃之下,人世就如同天宮一般。
秋天的風蕭瑟,林中的葉子脫落,水歸于洪流。
江湖上飄泊的鴻雁,洲渚之間也會相互容納。
要使眾生安居,不聽到半夜的犬吠聲,這才是了不起的功績。
我任憑畫麟閣,自己老去在東墻。
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的圖畫,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景色和萬物生靈的和諧共處。詩中通過描寫草蔓上的露水、吹拂的松竹、環顧的群山以及星斗灑落的空中,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恢弘。
詩中也提到了江湖上漂泊的鴻雁以及洲渚之間的相容,表達了對和平共處和社會和諧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夠實現眾生安居和不聽到半夜犬吠的寧靜,這被認為是一項了不起的功績。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態度,他表示自己任憑畫麟閣(可能指的是一種虛構的仙境)而自己在墻東自老,表現出一種豁達和寬容的心態。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景色和抒發情感,展示了作者對和諧共處、安居樂業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豁達和寬容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