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珠簾(栽竹) / 作者:王質 |
翠_夭嬌_蒼玉。
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墻曲,與主人、呼青吸綠。
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
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冬有寒梅閑相伴,春亦有、幽蘭相逐。
香足。
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
|
真珠簾(栽竹)解釋: 詩詞:《真珠簾(栽竹)》
朝代:宋代
作者:王質
翠_夭嬌_蒼玉。
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
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
北池之畔西墻曲,
與主人、呼青吸綠。
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
每遇飛雪蕭蕭,
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
更與月同來,無半點塵俗。
冬有寒梅閑相伴,
春亦有、幽蘭相逐。
香足。才露下霜飛,又有秋菊。
中文譯文:
翠綠的竹子婀娜多姿,
從遠方飛來,到我廬山溪灣山麓。
一笑間突然相遇,更解開行囊住宿。
在北池畔的西墻彎曲處,
與主人一起呼吸青翠。
可惜我沒有像竹子那樣天寒時有翠綠的袖子,
只能依靠修竹為伴。
每當遇到飛雪紛飛,
更加驚訝風輕拂,清晰可見。
與月亮一同到來,沒有一點塵俗之氣。
冬天有寒梅,閑適相伴,
春天也有幽蘭,相互追隨。
香氣濃郁。剛露出霜的時候飛舞,又有秋菊的美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述竹子為主題,描繪了竹子的生動形象和與詩人的親近關系。詩中以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描繪了竹子的特點,如"翠綠的竹子婀娜多姿"、"飛來到、吾廬溪灣山麓",展現(xiàn)了竹子的美麗和靈動。詩人與竹子相遇,彼此之間產生了一種親密感,詩中寫道"一笑忽相逢,更解包投宿",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親近。
詩中通過對竹子與自然景物的結合來表達對清新自然的向往和贊美,如"與主人、呼青吸綠",描述了竹子與主人一起呼吸自然之間的清新空氣。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竹子的羨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像竹子一樣具有純凈和高潔的品質,"恨我,無天寒翠袖,共倚修竹"。這種對竹子的贊美和向往,也可以理解為對純樸和高尚品質的追求。
詩中也運用了季節(jié)意象,描繪了竹子在不同季節(jié)的景象,如"每遇飛雪蕭蕭,更驚風摵摵,清標可掬",表達了竹子在冬天的美麗和與自然的親近。同時,詩人還通過描寫冬天的寒梅和春天的幽蘭,展現(xiàn)了竹子作為一種常青植物的堅韌和生命力。
整首詩以對自然界竹子的描繪和贊美為主題,通過對竹子與自然的融合和對季節(jié)變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清新自然、純潔高尚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形容詞和動詞的豐富描寫,使得形象更加生動。同時,詩人通過將自己與竹子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了對竹子的羨慕和向往,希望能以竹子的品質為榜樣。整首詩以細膩而唯美的語言,展現(xiàn)了自然界竹子的魅力和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