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樹下禪師 / 作者:于鵠 |
久行多不定,樹下是禪床。
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
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
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
|
|
題樹下禪師解釋: 題樹下禪師(TheMeditationMasterUndertheTree)是一首唐代詩詞,由于在作者之前所知甚少,詩意相對較為開放,讓讀者自由進行解讀。以下是《題樹下禪師》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行多不定,
樹下是禪床。
寂寂心無住,
年年日自長。
蟲蛇同宿澗,
草木共經霜。
已見南人說,
天臺有舊房。
詩意:
這首詩詞中,詩人描述了一個禪修者在樹下修行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禪修者的生活方式和禪修的境界,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寂靜和歲月的流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展現了禪修者的塵世生活和內心修行的態度。詩人在描述中展現了禪修者的生活態度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中的“久行多不定”,暗示禪修者的行腳漫長而不定,同時也反映了修行者在世界變幻中徘徊的狀態。“樹下是禪床”,表明禪修者以樹下作為修行的場所,尋求寧靜和心靈的安撫。
“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詩人表達了修行者心無雜念,專注于內心的純凈之境。同時,歲月的流逝也在不斷地改變著修行者的內心。
“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詩中的蟲蛇、草木是對自然界的描摹,與修行者共同經歷歲月的變遷和世事的沉浮。通過與自然的互動,詩人強調了修行者與自然的緊密聯系。
最后兩句“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表明詩人可能是受到南方人的啟發,得知了天臺山禪宗名剎天臺宗的歷史與廬舍,進而寫下了這首詩詞。這兩句揭示了禪修者在塵世之外,尋求精神居住地的心愿。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透過描述禪修者的修持場景,表達了超越塵世的寂靜和歲月的流逝。通過與自然的互動,詩人傳遞了對自然的敬仰與與之相伴的修行者的內心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