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陽樊司空) / 作者:于鵠 |
卻憶東溪日,同年事魯儒。
僧房閑共宿,酒肆醉相扶。
天畔雙旌貴,山中病客孤。
無謀還有計,春谷種桑榆。
|
|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陽樊司空)解釋: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陽樊司空)》是唐代于鵠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卻憶東溪日,同年事魯儒。
僧房閑共宿,酒肆醉相扶。
天畔雙旌貴,山中病客孤。
無謀還有計,春谷種桑榆。
詩意:
這首詩以寫信的形式,寄給了樊仆射(或者是襄陽樊司空),表達了作者在山中的思念和對友人的關(guān)懷之情。詩人回憶起曾經(jīng)在東溪度過的日子,與樊仆射一同追求學問,共同事奉于魯儒(指在魯國學習儒家經(jīng)典的學者)。現(xiàn)在詩人在僧房中閑居,與僧人共同住宿;在酒肆中相互扶持著,陶醉其中。天邊飄揚的雙旌(指官員的標志物)彰顯了樊仆射的尊貴,而詩人卻身處山中,身患疾病,感到孤獨。盡管如此,詩人并沒有迷失方向,仍然有自己的計劃和目標,春天來臨時,他在山谷中種植桑樹和榆樹。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詩人通過回憶過去的友情,表達了對樊仆射的思念之情。他們曾一同學習魯儒的學問,共同追求理想。然而,現(xiàn)在的詩人卻身處山中,孤獨而病患,與樊仆射的境遇形成強烈的對比。盡管如此,詩人并沒有感到絕望,他仍然保持著希望和計劃,種植春谷的桑樹和榆樹,寄托了他對未來的期望和努力。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對理想的珍視,并在逆境中展現(xiàn)了堅韌和樂觀的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