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自述 / 作者:于鵠 |
三十無名客,空山獨臥秋。
病多知藥性,年長信人愁。
螢影竹窗下,松聲茅屋頭。
近來心更靜,不夢世間游。
|
|
山中自述解釋: 《山中自述》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十無名客,
空山獨臥秋。
病多知藥性,
年長信人愁。
螢影竹窗下,
松聲茅屋頭。
近來心更靜,
不夢世間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居住在山中的人的自述。詩人于鵠表達了年過三十卻無名無位的境遇,他獨自一人在秋天時候躺在空山之中。因為經歷了病痛的折磨,他對藥物的性質有所了解,年歲漸長,對人世間的憂愁感同身受。在竹窗下,昆蟲的螢火蟲的影子在閃爍,而茅屋上方有松樹的聲音。近來,他的心境更加寧靜,不再夢想在世俗的紛擾中游蕩。
賞析:
《山中自述》通過描繪一個山中隱士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境界。詩中的山中隱士年過三十,卻無名無位,這暗示了詩人在社會上的邊緣地位和追求名利的失意。他孤獨地躺在空山之中,形容了他的生活環境與他內心的孤獨感相互呼應。
詩中提到詩人曾經經歷過疾病,對藥物的性質有所了解,這顯示了他對生命和健康的思考。年歲漸長,他深知人世間的愁苦和憂慮,這種感受讓他更加與普通人產生共鳴。
螢火蟲的影子和松樹的聲音給予了詩人一種寧靜的感受。隱居山中的他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和紛擾,心境更加平靜。他不再夢想在世間游蕩,表達了對俗世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山中隱士的境遇和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疑惑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同時,通過山中自然景物的描繪,給予了詩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反映了他對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