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樹下禪師 / 作者:于鵠 |
久行多不定,樹下是禪床。
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
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
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
|
|
題樹下禪師解釋: 《題樹下禪師》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久行多不定,
樹下是禪床。
寂寂心無住,
年年日自長。
蟲蛇同宿澗,
草木共經霜。
已見南人說,
天臺有舊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禪師在樹下修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詩的第一句表達了禪師久行不定的生活狀態,可能是指他經常在不同地方旅行或修行,沒有固定的居所。第二句"樹下是禪床"描繪了禪師的修行場所,他選擇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樹下修行,將樹當作自己的禪床。
接下來的兩句"寂寂心無住,年年日自長"表達了禪師內心的寧靜和超越凡塵的境界。禪修的目的是要使心靈靜定,超越世俗的紛擾,使心無所住,不受外界的干擾。"年年日自長"則暗示了禪修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隨著時間的推移,修行者的心境會逐漸提升。
下文的"蟲蛇同宿澗,草木共經霜"描繪了禪師與大自然的親近。禪修者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與蟲蛇、草木共同生活,共同經歷歲月的變遷和嚴寒的冬霜。這種與自然的共生關系也體現了禪修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
最后兩句"已見南人說,天臺有舊房"提到了南方的一位人物所說的話,指向了一個地名"天臺"和一個"舊房"。這里的"南人"可能指的是一位禪師或修行者,他告訴作者有一個古老的房子位于天臺。這句話可能是為了引發讀者對禪修和禪師生活的思考和聯想。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禪修生活的狀態和內涵,表達了作者對禪修的理解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通過對禪師修行的描寫,詩詞傳遞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與自由的境界,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和歲月變遷的體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