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王都護 / 作者:于鵠 |
老將明王識,臨終拜上公。
告哀鄉路遠,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門里,銘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濫,獨傳說英雄。
|
|
哭王都護解釋: 《哭王都護》是唐代的一首詩,作者是于鵠。詩的內容是紀念一個老將明王,當他臨終時,他向上公(指皇帝)磕頭行禮。哀悼他的鄉路遙遠,助葬的戍城空虛。素幔掛在朱門里,銘旌立在秋巷中。只有歷史官員如果不濫用權力,才會傳揚這位英雄的事跡。
這首詩以哭悼的形式表達了對明王的敬意和懷念之情。詩人通過描述明王臣服于上公的場景,襯托出他的忠誠和英勇。同時,通過描繪明王臨終和葬禮時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明王的哀悼和遺憾。
詩中的素幔朱門和銘旌秋巷是明王的標志,體現了他的威望和功績。詩人希望歷史官員能盡責地傳揚明王的事跡,使他的英名流傳下去。
整首詩流暢自然,抒發了作者深深的哀傷之情。通過詩中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明王的偉大和詩人對他的敬仰。這首詩體現了作者對忠誠和英勇的贊美,以及對歷史和人物傳承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