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 作者:劉滄 |
中秋朗月靜天河,烏鵲南飛客恨多。
寒色滿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煙蘿。
桂枝斜漢流靈魄,蘋葉微風動細波。
此夜空亭聞木落,蒹葭霜磧雁初過。
|
|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解釋: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一首描寫中秋夜月色的詩詞,作者為唐代文學家劉滄。詩中的情景描寫細膩生動,營造出了中秋夜的寂靜和浪漫氛圍。
詩人首先描繪了中秋夜的天空,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天河靜謐無波。然后,他提到了烏鵲南飛,暗示了遠行客人離愁別緒的多情。接著,詩人以寒意彌漫的窗前作為背景,描述月光照亮了窗簾和枕簟,又撫摸著露珠滴在藤蔓上。
詩句中出現了桂枝和蘋葉,桂樹是象征中秋的植物,蘋葉則代表秋天。桂枝斜照,泛出神秘的光輝,流動著月亮的精神。微風吹動蘋葉,形成了細小的波紋。這些細節描寫增加了詩詞的浪漫感和唯美意境。
最后兩句描寫了詩人在空亭中聽到了木葉的落下聲,以及寒霜覆蓋的草原上,雁群開始南飛的景象。這里映襯出了人離鄉別井,思鄉之情,與之前提到的烏鵲南飛相呼應。
整個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中秋夜的美麗景色,抒發了詩人對離愁別緒和思鄉之情的思考和感受。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刻畫,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祝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