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秦少游韻贈姚安世 / 作者:蘇軾 |
帝城如海欲尋難,肯舍漁舟到杏壇。
剝啄扣君容膝戶,巍峨笑我切云冠。
問羊獨怪初平在,牧豕應同德曜看。
肯把參同較同異,小窗相對為研丹。
|
|
次秦少游韻贈姚安世解釋:
詩詞:《次秦少游韻贈姚安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帝城如海欲尋難,
肯舍漁舟到杏壇。
剝啄扣君容膝戶,
巍峨笑我切云冠。
問羊獨怪初平在,
牧豕應同德曜看。
肯把參同較同異,
小窗相對為研丹。
中文譯文:
如同大海般遼闊的帝城,我愿意尋找一些困難,
愿意舍棄漁舟而來到杏壇。
我剝去我的頭巾,扣擊你的膝蓋,
你高大威嚴地笑著看我,戴著云冠。
我詢問羊的位置,奇怪初平在哪里,
牧豕應該與德曜一同觀看。
我愿意將參與同較量的不同之處,
在小窗前面相對著一起探討研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姚安世的贈詩,描繪了蘇軾和姚安世的學問交流和思想碰撞。
首先,蘇軾將帝城比喻為廣闊的大海,意味著在這座城市中尋找知識和困難是一種挑戰和追求。他表示愿意放下自己的漁舟,意味著愿意離開舒適的環境,前往杏壇(指姚安世的住所)與他交流。
然后,蘇軾形容自己剝去頭巾,扣擊姚安世的膝蓋,表達了他虛心求教的態度。姚安世巍峨高大,笑著看著蘇軾,象征著姚安世的學識和地位。
接下來,蘇軾提到羊和豕,這是兩個象征德行的動物。他詢問羊的位置,表示對姚安世的學問和德行的向往和敬重,同時他也認為牧豕應該和德曜一起觀看,意味著德行和學問是相輔相成的。
最后,蘇軾表示愿意將各自的見解和理念進行比較,一同探討其中的共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他們在小窗前面相對,進行學術的研究和討論,比喻為研磨丹藥,意味著他們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可以產生新的智慧和見解。
整首詩表達了蘇軾對姚安世學問和德行的敬重和向往,同時也表現了蘇軾對知識和學術的追求和思辨的態度,以及他對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的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