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敬亭山廟 / 作者:劉滄 |
森森古木列巖隈,迥壓寒原霽色開。
云雨只從山上起,風雷多向廟中來。
三江入海聲長在,雙鶴啼天影未回。
花落空庭春晝晚,石床松殿滿青苔。
|
|
題敬亭山廟解釋: 題敬亭山廟
森森古木列巖隈,
迥壓寒原霽色開。
云雨只從山上起,
風雷多向廟中來。
三江入海聲長在,
雙鶴啼天影未回。
花落空庭春晝晚,
石床松殿滿青苔。
中文譯文:
敬亭山廟上小徑,
密密古木列成一片,
遠遠的壓在寒原,
天霽的顏色展現開。
云雨只從山上起,
風雷多次向廟中來。
三江之水入海聲仍長在,
雙鶴高喊天空未歸去。
花朵凋零空庭內,
春天的日子早晚變暗,
石床上,松樹的殿堂上,
都長滿了青苔。
詩意:
這首詩是劉滄寫于唐代的一首山水詩。詩中描繪了敬亭山廟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人以簡潔而雄渾的筆觸描繪了敬亭山廟的景色。古木列成一片,壓在寒原之上,而天空卻清晰明亮。山上的云雨,廟中的風雷,使整個景色生動有力。三江之水入海的聲音長久地回蕩,雙鶴高喊天空卻未歸去。春日里花朵零落空庭,石床上和松殿上都長滿青苔,彰顯出歲月的變遷與無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傳達了作者對大自然萬物變遷的沉思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
賞析:
劉滄通過簡潔而深刻的描寫手法,將敬亭山廟的景色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他運用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山上的云雨、廟中的風雷與廟外的自然景色相對比,突出了它們對整個景色的影響。同時,通過描繪花落青苔滿庭的景象,表達了歲月流轉的無情和人事的凋零。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與廟外的景色相對比,詩人以自然景物來反襯人類的存在,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該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