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題金山寺 / 作者:劉滄 |
一點青山翠色危,云巖不掩與星期。
海門煙樹潮歸后,江面山樓月照時。
獨鶴唳空秋露下,高僧入定夜猿知。
蕭疏水木清鐘梵,顥氣寒光動石池。
|
|
宿題金山寺解釋: 《宿題金山寺》
一點青山翠色危,
云巖不掩與星期。
海門煙樹潮歸后,
江面山樓月照時。
獨鶴唳空秋露下,
高僧入定夜猿知。
蕭疏水木清鐘梵,
顥氣寒光動石池。
這首詩是唐代劉滄創作的,描繪了金山寺的宿景。詩中通過描繪山水和自然景物,展示了寺廟的寧靜和靜謐之美。
詩意:整首詩以山水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山的脊嶺、寺廟建筑和自然景物,表達了宿主的寧靜與美麗。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襯托出金山寺的優美和莊嚴,以此反映出佛教寺廟清修的氣氛和境界。
賞析:
這首詩以青山、云巖、海門、江面、山樓、石池等自然景物來構建金山寺的景象。詩的開頭"一點青山翠色危",表現出山的高聳和翠綠的顏色,同時揭示出金山寺的高處,表現出一種高遠的氣勢。"云巖不掩與星期",意指云巖高聳入云,星光依然可見,描繪出金山寺高聳入云的景象。
"海門煙樹潮歸后,江面山樓月照時"這一聯表現了金山寺的寧靜和美麗。描繪了海門、江面和山樓,暗示了寺廟的環境優美,寧靜祥和。"獨鶴唳空秋露下"描繪了獨鶴的哀鳴聲,烘托出秋天的凄涼,暗示著金山寺的寂靜和冷落,同時表現了寺廟的深度修行。
"高僧入定夜猿知"表達了高僧的入定修行和夜晚的寧靜。"蕭疏水木清鐘梵,顥氣寒光動石池"使人進一步感受到金山寺的清靜和莊嚴。水木的蕭疏和鐘梵聲的清脆,伴隨著清冷的顥氣和閃爍的寒光,使人們感到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
整首詩描繪了金山寺的環境和景觀,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現出佛教寺廟清修的境界和修行的寧靜。起承轉合的表達方式,使詩句之間的意境逐漸展開,給人以空靈而又莊嚴的感受。此詩以獨特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唐代詩人劉滄的才華和唐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