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 作者:裴夷直 |
清洛半秋懸璧月,彩船當夕泛銀河。
蒼龍頷底珠皆沒,白帝心邊鏡乍磨。
海上幾時霜雪積,人間此夜管弦多。
須知天地為爐意,盡取黃金鑄作波。
不熱不寒三五夕,晴川明月正相臨。
千珠競沒蒼龍頷,一鏡高懸白帝心。
幾處凄涼緣地遠,有時惆悵值云陰。
如何清洛如清晝,共見初升又見沈。
|
|
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解釋: 詩詞:《同樂天中秋夜洛河玩月二首》
作者:裴夷直
朝代:唐代
清洛半秋懸璧月,
彩船當夕泛銀河。
蒼龍頷底珠皆沒,
白帝心邊鏡乍磨。
海上幾時霜雪積,
人間此夜管弦多。
須知天地為爐意,
盡取黃金鑄作波。
不熱不寒三五夕,
晴川明月正相臨。
千珠競沒蒼龍頷,
一鏡高懸白帝心。
幾處凄涼緣地遠,
有時惆悵值云陰。
如何清洛如清晝,
共見初升又見沈。
中文譯文:
洛河上的月亮懸掛在半秋之際,
彩船在夕陽下漂浮在銀河上。
蒼龍的頷下的珠寶都被吞沒,
白帝心邊的鏡子剛剛磨好。
海上何時積起霜雪,
人間的這個夜晚充滿了音樂聲和歌舞。
要知道天地都成了一座爐子,
將黃金全部鑄造成波浪。
這個夜晚既不炎熱也不寒冷,
晴川之上明亮的月亮正對面相迎。
千顆明珠爭相沉沒在蒼龍的頷下,
一面鏡子高高懸掛在白帝的心間。
幾處地方因為遠離而顯得凄涼,
有時候在云陰之下感到憂傷。
清洛怎能如同白晝一般明亮,
共同見證了月亮的初升和落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洛河中秋夜的美景。詩人以華麗的形象和富有想象力的描述展現了中秋之夜的壯麗景象。
首先,詩人描繪了洛河上懸掛的明亮月亮,形容其如同一塊寶石(璧月)懸掛在半秋的夜空中。彩船在夕陽下泛舟于銀河之上,給人一種奇幻的感覺。
接著,詩人運用比喻手法,將蒼龍的頷下的珠寶和白帝心邊的鏡子與洛河中的景象相聯系。珠寶都被吞沒,鏡子剛剛磨好,形容洛河上的月光如此明亮,使得整個景象更加壯觀。
詩人繼續描繪了當晚的美景。海上不知何時積起了霜雪,而人間此夜充滿了音樂和歌舞的聲音。這表達了中秋之夜人們的歡樂和熱鬧氣氛。
詩的結尾,詩人以對比的手法展示了洛河景色的變幻。幾處地方因為遠離而顯得凄涼,有時候在云陰之下感到憂傷。然而,洛河仍然明亮如白晝,同時見證了月亮的初升和落沉。
整首詩以華麗的詞藻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中秋夜洛河的壯麗景色。詩人通過對月亮、彩船、珠寶和鏡子等元素的運用,展現了中秋夜洛河的瑰麗和神秘感。詩中也融入了對音樂和歌舞的描繪,突出了中秋節的歡樂氛圍。最后,通過對景色的對比,詩人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變幻世事的思考。
整首詩詞描繪了中秋夜洛河的壯麗景色,以及人們在此夜的歡樂和思索。通過形象的描繪和比喻的運用,詩人賦予了詩詞豐富的意境和情感。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洛河的美麗和中秋節的喜慶氛圍,同時也可以思考生命的變幻和離別的情感。這首詩詞展現了唐代詩人的藝術才華和對自然、人情的細膩觀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欣賞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