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意 / 作者:裴夷直 |
梧桐墜露悲先朽,松桂凌霜倚后枯。
不是世間長在物,暫分貞脆竟何殊。
|
|
遣意解釋: 《遣意》是唐代詩人裴夷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梧桐墜露悲先朽,
松桂凌霜倚后枯。
不是世間長在物,
暫分貞脆竟何殊。
詩意:
這首詩詞以梧桐和松桂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思考。梧桐在秋天墜落露水,暗示著它們的生命已走到了盡頭,感嘆時間的不可逆轉。而松桂則凌霜傲雪,象征著它們在冬天中倚靠,堅守自己的生命力。詩人通過這兩種樹木的對比,探討了世界萬物的無常和人生的短暫。
賞析:
《遣意》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世事變遷的深刻思考。首兩句以梧桐和松桂作為意象,通過墜落的露水和凌霜的形象描繪了它們的不同命運。梧桐先朽,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不可逆轉的時間流逝,而松桂則在嚴寒中傲然挺立,象征著生命的堅韌和頑強。這種對比使得詩詞的意境更加深遠。
接著,詩人提出了一個思考:世間的事物并不長久存在,一切都是暫時的。這一觀點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洞察,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最后一句表明,即使貞石和脆竹這樣的物質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它們終究都是暫時的,都將面臨同樣的命運。這種思考引發了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探討。
整首詩詞通過對梧桐和松桂的描繪,以及對世事變遷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世間萬物無常的認知。它既有著深沉的哲理意味,又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對比,使詩意更加凝練有力,給人以啟迪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