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事 / 作者:喻鳧 |
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門。
連山互蒼翠,二水各清渾。
笛發孤煙戍,鴉歸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終是憶王孫。
|
|
即事解釋: 《即事》
抱杖立溪口,
迎秋看塞門。
連山互蒼翠,
二水各清渾。
笛發孤煙戍,
鴉歸夕照村。
萋萋芳草色,
終是憶王孫。
中文譯文:
我抱著拐杖站在溪口,
迎接秋天,看著塞門。
連綿的山巒相互交錯,蒼翠蔥蘢,
兩條河水各自清澈渾厚。
笛聲從孤煙戍樓中傳出,
烏鴉歸巢時夕陽照耀著村莊。
萋萋的芳草映綠著四周,
總是讓我想起了王孫的身影。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站在溪口抱著拐杖,迎接秋天的景象。詩中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周圍的自然景物。山巒連綿不斷,蒼翠蔥蘢,展現出大自然的壯麗景觀。兩條河流清澈而又渾厚,流淌在山間,與山巒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詩中還描繪了孤煙戍樓中傳出的笛聲,和烏鴉歸巢時夕陽照耀著村莊的情景,給人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感覺。最后一句表達了對王孫的懷念之情,把自然景物與人情結合在了一起,增加了詩的情感色彩。
整首詩的語言簡練,畫面感強烈,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過往之人的思念之情,給人以靜謐美麗的感覺。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親人之情的懷念,展現了唐代文人對山水田園的情感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