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川寒食 / 作者:喻鳧 |
新松□綠草,古柏翳黃沙。
珮珂客驚鳥,綺羅人間花。
蹙塵南北馬,碾石去來車。
川晚悲風動,墳前碎紙斜。
|
|
樊川寒食解釋: 詩詞:《樊川寒食》
作者:喻鳧
朝代:唐代
新松□綠草,古柏翳黃沙。
珮珂客驚鳥,綺羅人間花。
蹙塵南北馬,碾石去來車。
川晚悲風動,墳前碎紙斜。
中文譯文:
新生的松樹下長滿了翠綠的草,古老的柏樹掩映在黃沙之中。
美玉佩上的聲音驚飛了小鳥,絢麗的綺羅衣成為世間的花。
南北馳騁的馬匹踩起了塵土,碾軋的車輛不斷往來。
黃昏時的川地,悲傷的風吹動著,墳前的紙片殘破不完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了寒食節時的景色和感受。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在清明節前的一天,人們會在此日祭掃墓地,并且禁火三日。詩中的樊川指的是今天的河南臨汝,這里的風景和氣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更加寂寥悲涼。
詩中描述了新生的松樹和綠草,暗示了寒食節的時候已經是春天了。這與詩中的古柏和黃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了時光的更替和寒冷的氣氛。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旅行者嚇跑了小鳥,并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世界花朵。這說明了旅行者的到來打破了原本寧靜的自然環境,帶來了許多喧囂和變化。這也間接展示了人世間的繁華和紛擾。
詩中提到的南北馬和往來的車輛,強調了人們在寒食節期間的遠行和踏上歸程,表現了寒食節悠久的歷史和活動的繁忙。這也突出了寒食節這一節日的特殊性。
最后,詩中的碎紙片被風吹亂了。這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人們的思念和傷感,也象征了生命的短暫和脆弱。整首詩的末句,用斜碎的紙片代替了我們對逝者的思念與紀念,以此表達了對生命的深情與思索。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寒食節的活動來表達自然與人世間的對比,寄托了詩人對逝者的思念和對生命的深思熟慮。同時,詩句簡練,意境深遠,給讀者留下了強烈的感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