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康祭酒赴輪臺 / 作者:曹唐 |
灞水橋邊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輪臺。
霜粘海眼旗聲凍,風射犀文甲縫開。
斷磧簇煙山似米,野營軒地鼓如雷。
分明會得將軍意,不斬樓蘭不擬回。
|
|
送康祭酒赴輪臺解釋: 詩詞《送康祭酒赴輪臺》是唐代詩人曹唐所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灞水橋邊送給你一杯酒,
送你前往離此千里的輪臺。
寒霜粘在海眼旗上發出冷凍的聲音,
風刮犀文甲上,縫隙凍裂。
斷碣的沙子堆積如山一般細小,
在野營地上鼓聲如雷鳴。
清楚地能夠領會到將軍的意思,
不斬殺樓蘭之人,不打算回來。
詩意:
該詩描述了送別康祭酒前往輪臺的情景。康祭酒是唐朝時的一個官職,負責祭祀天災的官員。詩中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象來表達離別的情感,同時也反映了邊關戍衛的艱難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戍邊將士馳騁邊疆的壯麗場面,凝練而又富有力量感。首句“灞水橋邊酒一杯”寫出了詩人送別時所飲的一杯酒,為詩詞增添了離別的憂傷情懷。接著通過描寫寒霜粘在海眼旗上,風刮犀文甲上的情景,突出了邊防戍衛的嚴寒和堅守的艱辛。隨后的描繪斷碣的沙子和輪臺野營地上的鼓聲,表現出邊境戍衛的危險與緊張。最后兩句“分明會得將軍意,不斬樓蘭不擬回”,表達了詩人對將軍堅守邊疆、保家衛國的決心與贊賞。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邊防將士的壯麗景象,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和堅定心志。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邊境的險惡環境,表達了對士兵們的敬佩和祝福。同時也展現了唐代邊境地帶的軍事形勢和士兵的艱苦奮斗,彰顯了大唐帝國的邊塞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