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羨春歌 / 作者:李郢 |
石亭梅花落如積,玉蘚斕班竹姑赤。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魚作寒食。
長橋新晴好天氣,兩市兒郎棹船戲。
溪頭鐃鼓狂殺儂,青蓋紅裙偶相值。
風光何處最可憐,邵家高樓白日邊。
樓下游人顏色喜,溪南黃帽應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殘,靈龜可信淹水干。
葑草青青促歸去,短簫橫笛說明年。
|
|
陽羨春歌解釋: 《陽羨春歌》是唐代李郢創作的一首詩歌。詩人以描繪春日田園景色為背景,表達了對于春天美好的喜悅之情。
詩中描繪了一幅春日景象,首先描述了梅花落滿石亭和翠竹上的玉蘚斑斕;接著描述了祝陵中人們品嘗的清酒以及煮糯米蒸魚的寒食;然后,描繪了長橋上兩市人們嬉戲的歡樂場景;接著,溪邊鐃鼓聲喧鬧,青衣和紅裙的女子偶然相遇;最后,描述了邵家高樓下的游人們喜悅的表情。
這首詩的意境主要表達了春天的美麗和歡樂。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將春天的景色、食物和人們的歡樂融合在一起,展現了春天的繁榮和人們心情的愉悅。詩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給人以美好的感受。
整首詩以清新細膩的描寫全景詩境,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春日場景。通過描繪梅花、竹子、清酒和糯米蒸魚等春日細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美好事物的喜愛和對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描繪游人嬉戲和偶遇等場景,表達了歡樂和人情之美。
詩中以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為主,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好事物的贊美和對生活的喜悅。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詩人成功地刻畫了春天的美麗和歡樂,給人以愉悅和放松的感受。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天的細節,傳達出歡樂和美好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