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人之嶺南 / 作者:李郢 |
關山迢遞古交州,歲晏憐君走馬游。
謝氏海邊逢素女,越王潭上見青牛。
嵩臺月照啼猿曙,石室煙含古桂秋。
回望長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
|
送人之嶺南解釋: 《送人之嶺南》是唐代詩人李郢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詩人送別朋友,同時贊美了嶺南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人文歷史。
詩中描繪了嶺南地區的壯美山川和豐饒景色:關山迢遞古交州,歲晏憐君走馬游。這里描繪了山山疊嶂的壯麗景色,令人想起古代交州的美景。謝氏海邊逢素女,越王潭上見青牛。這兩句描述了在嶺南海濱遇到素女和在越王潭上見到青牛的情景,暗示了嶺南地區美麗奇特的風景。
詩人還描寫了嶺南的秋景和歷史:嵩臺月照啼猿曙,石室煙含古桂秋。嵩臺是今天的廣州市區,詩中月光照耀嵩臺山巔,猿猴啼叫,形成輝煌大氣的景象。石室則是指石室圣心大教堂,在遠古時期,嶺南地區曾是石室蠻夷的聚居地,這里的秋天被古桂樹的煙霧籠罩。
最后兩句寄托了詩人對長安的思念和告別之情:回望長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詩人在遠離長安之后,回首望去,長安已經遠在五千里之外了。此刻的心情讓他流連于嶺南的風景之中,然而他也告誡自己,不要沉溺于美景之中,要繼續前行。
整首詩通過豐富的描寫,展現了嶺南地區迷人的山川風景和濃厚的人文歷史。作者將自然景觀與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嶺南的深深眷戀和長安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