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后自京歸家 / 作者:李郢 |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
|
立秋后自京歸家解釋: 《立秋后自京歸家》是唐代李郢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立秋歸家的情景,并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平凡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籬落秋歸見豆花,
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
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
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
張翰扁舟始到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秋天歸家的景象為主題,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對平凡生活的向往。詩中描述了秋天的田園景色和歸家的情景。
首兩句中,詩人通過描繪豆花和水岸橫槎,將讀者帶入詩人的家鄉(xiāng),展現(xiàn)了家鄉(xiāng)的寧靜和美麗。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描寫了自家住宅中的景象。松齋雖然只經(jīng)歷了一場雨,卻將皮席清潔得宜;佛室中只有孤燈和絳紗,顯示出室內(nèi)的靜謐。
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歸家生活的向往。他整天都抱著憂愁,像老鼠一樣躲在家里,不愿意出門;但是當他聽說西江附近有鱸魚時,他的好友張翰立即劃船來到他家。這可以看作是作者渴望朋友的陪伴和交流,也象征著平凡生活中的美好和滿足。
整首詩以描寫細微的家鄉(xiāng)景物和表達情感為主,展現(xiàn)了詩人追求平淡生活和為了家園而奮斗的理念。通過細膩而樸素的詞句,詩人向讀者傳達出思鄉(xiāng)和向往家園的情感,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