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后春日長安寓居三首 / 作者:薛能 |
一榜盡精選,此身猶陸沉。
自無功讜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開花氣,春居閉日陰。
相知豈不有,知淺未知深。
暫屈固何恨,所憂無此時。
隔年空仰望,臨日又參差。
勞力且成病,壯心能不衰。
猶將琢磨意,更欲候宗師。
關東歸不得,豈是愛他鄉。
草碧馀花落,春閑白日長。
全家期圣澤,半路敢農桑。
獨立應無侶,浮生欲自傷。
|
|
下第后春日長安寓居三首解釋: 詩詞《下第后春日長安寓居三首》是薛能創作的。薛能是唐代文學家和政治家,他曾在貞觀十六年(642年)中進士第,官至右補闕,后因一次考試不合格被降為庶吉士。這首詩寫了薛能下第后在長安的生活,表達了他的失意和對未來的渴望。
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榜盡精選,此身猶陸沉。
一次考試盡管盡力精選,我這個人還是在這里默默無聞。
自無功讜分,敢抱怨尤心。
雖然自己沒有功績,也敢抱怨唐朝的分配不公。
暖陌開花氣,春居閉日陰。
溫暖的大街上花開遍布,而我住的地方卻總是陰暗。
相知豈不有,知淺未知深。
雖然我有不少朋友,但是了解的還是不夠深入。
暫屈固何恨,所憂無此時。
雖然我暫時受挫,但是我沒有什么可怨恨的,我所憂慮的問題并沒有在此時發生。
隔年空仰望,臨日又參差。
隔了一年,我又站在了同樣的位置上,日子過得并沒有什么改變。
勞力且成病,壯心能不衰。
我辛苦勞作,卻生了病,但是我的壯志依然沒有消退。
猶將琢磨意,更欲候宗師。
我仍然要去琢磨學問,更期待著能夠遇到真正的大師。
關東歸不得,豈是愛他鄉。
我無法回到故鄉,在這里生活是否就意味著我愛著他鄉呢?
草碧馀花落,春閑白日長。
草木青翠,殘花已經凋零,春天漫長,白天時間悠長。
全家期圣澤,半路敢農桑。
我的家人期盼我能夠有所成就,但是我半途改行,勇敢地從事農耕勞動。
獨立應無侶,浮生欲自傷。
我獨自一人,沒有伴侶,我感到浮躁的生活令我心痛。
這首詩表達了薛能下第后的失落和對未來的無奈和渴望。他雖然經歷了一次考試的失敗,但是他仍然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理想。他對周圍環境的描述,如大街上的花開等,與他的心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詞語展現了薛能內心的紛擾和對未來的期望,表達了他的堅韌和不屈的品質。同時,詩中的寫景描寫也以具體的事物展示了長安的春天景色,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身臨其境的情景。 |
|